恒清法师访谈录
恒清法师,民国三十二年生,台湾台南县人。东吴大学英文系毕业,後至美国罗得岛大学取得教育学硕士。一九七五年,在美国旧金山依止宣化法师剃度出家。其後,进入威斯康辛大学就读,开始研究佛学。一九八四年,以论文《永明延寿禅师禅净思想的融合》获得博士学位,是我国第一位留美的佛学博士比丘尼。
法师出家前曾任教於东吴大学英文系。博士毕业後回台,执教於台湾大学哲学系,是国内第一位任教於国立大学的比丘尼。曾开授如来藏思想、隋唐佛教、佛学研究的资料与方法及梵文等课程。一九八九年至一九九二年,受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创办人如学法师的邀请,应聘为该所的所长。发表的论文有:《论佛教的自杀观》、《大乘起信论的心性论》、《禅净融合主义的思惟方法》、《初唐佛性论诤》,及英文若干篇。此外,《菩提道上的善女人》、《佛性思想》为近来出版的作品。
法师自留学回来以後,除了致力於佛教人才的培育外,更推动佛法的传播。在台大校园内所成立的佛学研究中心,便是他一手创设的,这使佛法的研究正式走进大学门槛,可说是佛教在台湾传播的一大步。
问:您是如何开始学佛并走向出家的道路?
答:由於妈妈是传统的信仰者,所以我小时候常常跟著她到寺院玩。
大二那年夏天,我到寺院,有一位师父拿了一本《释迦牟尼佛传》的画册介绍给我看。由於当时我对佛法几乎完全陌生,这本简单而具启发性的书,给我极大的震撼,我深深感受到佛陀精神的伟大,於是产生深入探究佛教的心情。尔後,自己到处借书、找书,一步步地阅读佛教典籍,渐渐地对佛法产生坚定的信心。
读完硕士回来以後,我到东吴大学教书。隔年母亲去世,第三年父亲也去世了。由於没有太大的牵挂,所以我就出家、整个过程大体说来很自然也很顺利,可以说是因缘成熟、水到渠成。
生命中必然的抉择
问:您当时为何会选择到美国与宣化法师出家。
答:记得我在东吴教书时,有一天正巧看到报上以很大的版面介绍美国金山寺。那篇报导极称许该寺的道风,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。当时金山寺有许多法师从事佛典英译的工作,我也很想学习翻译佛典。
我之所以选择到国外出家的原因是,虽然我的父母都已去世,但是我想如果我在台湾出家,俗家的兄姐很可能会反对。其实,对我而言,出家的决定是经过长时间的酝酿与深思,不是因为感性而出家的。这是我生命中必然的抉择,至於在那里出家,及出家的道场,倒不是最重要的。
问:如过果有人想出家,您是否会建议他事前作好哪些准备?
答:我认为一般人在决定出家前最好是:一、对佛法有所认识,了解出家的意义,不能单纯凭感性而进入佛门。二、认识僧团,清楚真实的生活情境。三、了解自己的性向。四、外缘成熟。然,这也不是绝对且不可变通的。因为,在高僧传记中,我们也会看到有些高僧特殊的出家因缘。有的是在偶发的情况下,引发出家的心意并且立即出家,例如:看到落叶而体会无常而决定出家的。不过我认为对於一般的平凡人来说,经过上述的反省与过程会比较理想。
问:您出家後仍继续读书,过程中是否有特殊的遭遇。
答:我於一九七五年出家,一九七九年继续攻读博士,在威斯康辛大学城里生活,对众多的人美国人而言,我这样打扮的人,对他们而言是很奇特的。我相信当地有许多人应该都是第一次见到剃头穿袈裟的东方女众。不过,我想美国人本来就比较重视礼节,也尊重外国人的宗教信仰及个人的特异处,所以在我留学的四、五年期间,并没有因为出家的身份而有不愉快的经验。有趣的是,我去超市买东西时,还有人特意过来告诉我,说我穿这样的长衫很好看。
倒是我有一位跟随西藏法师出家的美国僧侣朋友,她就有许多不愉快的经验,例如会有青少年跟随在她後面追逐、嘲笑,当地其他的美国人,也会以异样的眼光来看待她。我想,或许是他们对出家的美国人比较不能接受吧!
问:很多人认为学术与修行是两个不同的方向,不知道法师您如何调整,如何使两者相辅相成?
答:有些人会将解行二分,其实,信、解、行、证是每个佛教徒必经的路程,若有“解”而无“行”,就如说食数饱;而若有“行”而无“解”,就容易沦为盲修瞎练。我个人是由“信”入门,因为看了佛陀的传记与故事而心生感动,而开始信佛;因为觉得自己对佛法好像什麽都不懂,而开始学佛,为了要再深入体悟自己所信仰的理念和修行方法,才选择继续从事研究佛学。很多人误解佛学,以为只是光说不练的研究。其实,就像医生不能不懂医学,佛教徒修行时也不能不懂佛学。
问:请谈谈您这些年来从事教育的观感与建议。
答:当年博士毕业选择回到台湾,主要是因为觉得在这里所做的会比在美国多,而且我喜欢教书,想从事佛学教育的工作,正好也有因缘可以进入台大教书。我认为出家众不管是在大学、高中、国中或是小学教书,都是很好且相当适宜的工作,可以在教育中发挥很大的影响力,也因此,我常常鼓励出家众到学校去教书。只不过目前的出家人普遍认为既然已出家,就不愿意再教书。所以出家人担任教职的风气并没有打开,其实,有许多出家众是具有教书的资格与能力的。
我认为基础的教育很重要,我一直希望佛教道场多从事教育的工作,多兴办中小学。当然,办学要找钱、找老师、找学生都很辛苦。领导人的理念、态度、方向及风格等对办学的成败影响很大,不过,以目前佛教界的财力和人力而言,要成功地办一些佛教的中、小学,应该是没有问题的。
佛研所的师资课程较强
问:请您分析台湾一般大学佛学教育与私立佛学研究所的差异。
答:以台大为例,我想其中应该有二比较大的差异:
一、训练不同。台大是学术单位,它有许多的顾忌,因此,单纯从学术上训练学生,因此学生的学术性比较强;而佛研所的学生,则在学术及信仰上有比较平衡的训练与发展。
二、学生所学不同。台大所开的课比不上佛学研究所,因为佛研所更专门。佛研所不论在师资、课程及图书设备上都比台大强;不过,佛研所最大的缺点是没有政府认可的学位。因此,我觉得我们佛教团体所办的大学,应该极力争取设立佛学研究所和佛学系。
严格来说台大的学生原本素质是比较好的。但是佛研所的学生经过三年的训练,他们的程度绝对不逊色於台大的学生。以中华佛研所和法光佛研所为例,便有许多杰出的毕业学生,目前在牛津、东京大学及美国、日本等知名的大学中进修。
问:就我所知,台大文学院“佛学研究中心”是设在您私人的研究室中,不知是基於何种因缘?
答:我是根据大学法中明文,各大学可以自由设立研究的领域及系所,所以提案成立“佛学研究中心”,提报上去以後,学校文学院校务会议同意,但附带的条件是:学校不提供经费、人员及办公室。因此,我就以自己的研究室充当办公室建立起来。以前台大晨曦社想邀请法师到学校演讲都不被允许,而现在“佛学研究”竟然有机会可以正式进驻校内,这应该很难得的机会。
佛学研究中心设立的宗旨,是希望凝聚国内从事佛学研究的专家和学者,藉由现代学术研究的方法,对佛学的特质、流变、潜在价值、现代意义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。方法是广泛地收集国内外佛学文献资料,运用现代科技,建立系统化的佛学文献资料库,并透过网路与资料库,让有兴趣的人们来查询,目前建有五目二十栏的资料可供参考。而现在主要的经费来源,都是由知道的善心人士所捐赠的。
版权所有:准提咒感应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