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「经营四圣」中的松下幸之助和稻盛和夫,美国「苹果教父」乔布斯,中国的马云,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――改变了世界的禅者。
日本「经营之神」松下幸之助在95岁接受采访时说:「像我这样才能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比比皆是,我之所以能成功,其中关键一点就是对禅的领悟。」
日本禅学家将松下的言论总结为:「不通禅理,生活乏味;不明禅机,难成大业。」松下电器从一个小作坊发展成国际企业,就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。
1932年5月5日,一个偶然的机会,松下幸之助目睹寺院僧众热火朝天、不计名利、忘我劳作的场景,并为之震撼,初心发蒙:如果企业经营也能像宗教事业一样,通过信仰与超越物利追求的价值观来凝聚人心,不也一样能产生强大的生产力吗?
这个「初心」,最集中地反映在他的「自来水哲学」里:「水管里的水固然有价,但喝路边自来水不用付费,也不会被人吆喝,这是因为水资源相对丰富,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什么?就是把大众需要的东西变得像自来水一样便宜……我们的使命,就是让世界所有人都富裕起来!」
松下幸之助的领导力不仅使自己在松下,乃至于整个日本拥有了不容置疑的权威,同时也为管理界提供了最佳的管理范本。
松下集团分公司如今已遍及全世界,而他的育才理念也在世界各地生根开花、结果。
这种成功是最极致的管理之道,而这种人生,也正是禅学中「度己先度人」的最直接诠释。
1997年,65岁的稻盛和夫在圆福寺剃发修行七个月。外人对他的这一行为通常不解,但他自己却认为,这段生涯对他摒弃利己之心,不断磨练和净化心灵至关重要。
稻盛和夫认为,「禅宗非常注重对心的探究,指明心的存在。我非常想学习和体验具有这样特点的宗教。因为我向来把纯化和净化人的心灵看成人生的目的和意义。」
寺庙里,僧侣需要负责从煮饭到打扫所有日常杂事,这些事与坐禅比较,地位是相等的。换句话说,认真从事日常生活的劳务,与坐禅以求精神上的平和,从禅宗的角度来看两者并无差异。
稻盛和夫回忆他这段独特的经历,曾说:「我之所以皈依禅宗,因为禅宗特别重视心性即灵魂磨炼。心灵肮脏的人感觉步履艰难的事情,在心灵纯洁的人那里,可以轻而易举地取得成功。因为心灵纯洁的人,能够保持气定神闲,因而能够看清问题的本质。」
稻盛和夫之所以能将KDDI在京瓷之后带入世界500强,因为在创办KDDI之前他连着3个月每天质问自己的动机,直至确信自己没有私心杂念,才看清了被竞争对手的私欲和势利所遮盖的商业真相。
表面看起来,商界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、人际关系的八面玲珑、手腕心机的锱铢必较,与出家学佛对心性的磨砺完全背道而驰,在稻盛和夫这里二者却并不矛盾,反而能够相辅相成。
杨澜访谈稻盛和夫时曾问:您剃度出家让很多人都不太理解。作为一个企业家,是要在俗世当中追求利润、追求成功的;而佛家的理念却是放弃功名利禄,专心向佛。当时怎么会有要出家的愿望?
稻盛和夫答:很多人都说佛教和企业经营盈利有矛盾,其实是一个误解。佛教讲「自利利他」,认为要想自己获利必须造福他人,教导人们不要只考虑自己的利益,也要让他人得益。
我在企业经营当中也经常要求员工帮助他人。就这点来说,我认为佛教不适应资本主义、不适应企业经营盈利的说法是错误的,以佛教思想为基础从事企业经营远远比一般的企业经营高尚得多。
稻盛和夫一生中有过一次价值观的重大改正。
因为我小时候就受到佛教关怀他人的思想影响,在创业的时候就没有过自己将来要成为一个富翁这样的想法。这几个年轻人的闹事只是一个刺激罢了,但我认识到了保障员工的未来生活是何等的重要。
从「佛道」到「人道」到「商道」,稻盛把一个企业家的人格修炼放到了最高的位置。因此,稻盛和夫说,「人生的根本目的不是别的,不是赚钱出名,其实就是提升信心、磨练灵魂。」稻盛的「工作禅」最有名的就是:我们为什么而工作?是为了磨练灵魂,提高心智,赚钱只是顺便的目的而已。
稻盛和夫称赞马云道:在日本,我经常听到、看到关于你的故事,在IT行业,你在世界上创造了一个企业神话。
其实早在2008年,在京都日本京瓷公司总部,马云就拜会了稻盛和夫。
马云承认当年和稻盛的交流让他受益匪浅:我把做企业,从当成一种乐趣、到做成事业,再到把它当成做人,这一路上学到了很多。我对稻盛先生的思想、哲学、观点尤为赞赏。
其实,我们做企业的人天天都在修行,在工作中、在生活中,碰到的所有灾难、快乐都是一种修行。
以前我最早学习道家哲学,从中明白了领导力,而儒家思想讲究管理,佛家思想讲究做人,三位合在一起,方为中国文化的精髓。
道家讲究和谐,儒家讲究规矩,佛家讲究包容。我从太极中悟到,事情并没有好与坏,关键是你怎么看,太极不仅是健身,也可以产生思想的交流。禅是生活的方式。
在中国做企业,需要好的「中药」。把儒释道合在一起,才是真正的好「药」,否则任何一味药可能是都是「偏方」。
1972年秋,曾吸食大麻的乔布斯逐渐告别了大麻,并不是他有多么超人的意志力,而是因为他的心灵彻底被佛教征服。他曾一度考虑出家为僧。
因为文化不同,很少有美国人能真正理解禅的奥妙。但毫无疑问,乔布斯属于极少数的例外。
禅宗不看重经文,不讲究繁文缛节,不提倡繁琐思辨,而是讲究发自内心的顿悟,直面当下、直抵人心。这种思维方式正合乔布斯的心性。从《禅者的初心》里,乔布斯读到了一个清净、澄澈、可以任由思维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。
不得不说,乔布斯后来在苹果体现出的各种天才,包括慧眼独具的战略思考、艺术唯美的产品设计,多少都有一些他此前参禅的影子。
乔布斯说,「佛教有一句话:初学者的心态,拥有初学者的心态是件了不起的事情。」不要迷惑于表象而要洞察事物的本质,初学者的心态是行动派的禅宗。
1982年,乔布斯让著名摄影师安娜•沃克尔为其拍摄了一张禅修的照片,他亲自为这张照片题词:「这是一个经典的时刻。我独自一人,所需要的不过是一杯茶、一盏台灯和一台音响。你知道,这就是我的全部。」
他每天坐禅的习惯已经多年,在决策前,会先闭目静坐,然后叫属下将相关产品设计一并放到垫子的周围,来决定选择哪个、放弃哪个。
每天坐禅结束时,乔布斯都会对着镜子问:「如果今天是我最后的日子,原计划今天要做的事,我还愿意做吗?」
「不立文字,直指人心」在乔布斯那里变成了一种独特的技术和设计思路:NoButton。「按钮」是电子设备的「天然标志」,但用户要的不是按钮,而是「直指人心」的功能、效用和体验。
苹果笔记本MacBook,其睡眠指示灯的闪烁频率,与成年人正常呼吸的频率是一致的,即每分钟12次。
在新产品设计上,借助禅修带来的专注和对简洁的热爱,乔布斯做得细致入微、深入人性。
乔布斯的成功,在于把自己认为有用的禅宗理念化为好的产品,并且用禅宗洞悉本质的能力和专注执行的能力来把产品做出来。
禅宗讲究「简单」和「趋于直接」,因此,「极简」成了苹果设计的核心。
「追随内心」四字恰是禅宗精髓的体现――「一切万法,尽在自心中,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。」
版权所有:准提咒感应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