准提咒感应网

[佛教与环保]佛教与自然生态(上)(6)

发布时间:2023-08-11 05:16:31作者:准提咒感应网

  佛教与自然生态(上)(6)

  2.情深义重——  动物有情识、有心智能力,已是众所皆知。过着社会性生活的动物,更有着亲情、爱情、友情、社会伦理,以及和人类、其他生物之间温馨有趣的互动。
  骨肉亲情是天生的感情,在动物身上,我们也能发现许多鞠躬尽瘁、无条件付出的爱。燕子是人类喜爱的鸟类之一,亲燕为了喂食刚出生的雏燕,每天会不辞辛苦的出外捕捉昆虫达二、三百次,雏燕张开嘴巴吃饱之後,还会对着亲燕翘起屁股,让父母把牠的粪便衔出巢外。唐朝诗人白居易诗云:「须臾十来往,犹恐巢中饥,辛勤三十日,母瘦雏渐肥。」即是描写亲燕育子的辛劳和伟大。
  企鹅椭圆形的身材,和左右摇摆蹒跚行走的模样,很令人怜爱。企鹅妈妈下完蛋後,牠就把蛋交给企鹅爸爸,自己则长途跋涉到不结冰的海岸,为未来的宝宝寻找食物。负责孵蛋的企鹅爸爸会把蛋摆在两脚之间,用牠厚厚的皮下脂肪轻轻盖住。在冰天雪地中,企鹅爸爸如老僧入定般不动不吃达六十天,等到小企鹅孵出时,企鹅爸爸已精疲力尽,形销骨立,体重减轻了五分之二。这时出外觅食的企鹅妈妈会带着食物及时赶回来,接着由饿坏的企鹅爸爸开始出外觅食给宝宝吃;小企鹅就是如此的在父母亲细心呵护下慢慢长大。
  抚养照顾之外,动物也知道「教育」的重要。刚出生的小海獭不会游泳,海獭妈妈逐一教导牠们如何游泳、潜水、觅食,晚上睡觉时,海獭妈妈会让孩子躺在牠身上,然後用长长的海藻把母子俩牢牢绑在一起,如此,再大的风浪也冲不散牠们。
  母狮子为了训练小狮子,经常故意把小狮子推下山谷,让小狮子在不断攀爬、跌倒的挫折磨练中培养生存的能力。无尾熊教子也很严格,小无尾熊不听话时,母熊会按住小熊,用手打牠的屁股,如果小熊撒娇哭闹,母亲会继续打,直到牠不哭为止。
  当敌人出现时,母鹿为了保护小鹿,会假装受伤,设法把敌人引开。在《大唐西域记》卷七里,也记载母鹿护子,鹿王慈悯的感人事蹟。有一位国王常常到树林里打猎,树林里住了好几百头的鹿,为了避免全族一时覆灭,鹿王和国王商量,一天送一头鹿过去让国王食用。有一天,依照次序轮到一头怀孕的母鹿去送死,母鹿对鹿王恳求:「我虽然应该去死,但我的孩子还没到死的时候啊!」
  鹿王心生不忍:「可怜慈母爱子之心,竟然恩及未出世的孩子。」便代替母鹿前往送死。
  国王看到鹿王亲自前来,非常讶异,了解实情後惭愧说道:「我是人身,却和野兽一样残忍;你是鹿身,却具有人一般高贵的道德。」从此不再打猎,让这些鹿能自由无惧的在树林里生存。
  现代的社会履行一夫一妻制度,在动物世界中也不乏夫妻忠贞相守至老死的。有句成语「燕雀安知鸿鹄之志」,这里的「鹄」就是天鹅,是大自然里的美丽动物,牠们不但严守一夫一妻制,而且一辈子夫妻恩爱,感情深厚。
  作为和平象徵的鸽子非常恋巢,夫妻间常会亲昵的轻啄对方的头、脸,互相抓痒,整理对方的羽毛,牠们也是白头偕老,永不分开。海豚会细心照顾生病的伴侣,伴侣死了,海豚会悲伤哭泣,不肯进食,甚至到後来也跟着去世。  从许多哺乳类、鸟类和鱼类的行为中,能明白牠们巩固的家庭伦里,以及欢喜、悲哀、痛苦的感情反应。
  猿猴是人类的近亲,牠们有百分之九十八的DNA组合和人类一样,所以在感觉、感情、族群互动上的表现都和人类很相似。猴子习惯过团体生活,喜欢有频繁的互动交流 …们最感兴趣的大事就是生小猴子,每当一只猴子诞生,许多猴子就赶去探望,大家帮刚生产完的母猴理毛,也会去摸摸刚出生的婴儿,品头论足一番。
  鲸鱼和海豚也喜欢群居,尤其在生育季节,更是互相照应,如鲸宝宝在海底诞生,母鲸和其他鲸鱼会合力把牠抬出水面,以免溺毙。有同伴受伤,牠们绝不会弃之不顾,一定留在身边照顾牠、陪伴牠,这种高贵的情谊实值得赞叹!
  蚂蚁是靠着触角的嗅觉来传递讯息,辨别敌友及食物的味道,因此同窝的蚂蚁在路上相遇,会头碰头,晃动触角。我们都知道蚂蚁非常团结合作,除此,牠们更有分享食物的美德,当一只工蚁在路上发现糖水,牠会先吸足,回窝後再把糖水吐出来分给全窝的蚂蚁。
  鸟类有「卫亲保种」的自然反应,同族中年长、有经验者,会教年轻、没经验的幼鸟怎样认识、避开敌人,年轻的幼鸟也从不自作聪明,总是牢记父母的好意忠告;这也是现代年轻人必须学习的。
  同体共生、相互包容,是对生命的尊重与生存的态度。在动物界也常有异族互利共生的情形。如台湾乡下,经常可以看到白鹭鸶站在水牛背上的祥和画面,鹭鸶啄去牛背上的寄生虫,既帮水牛清洁身体,也填饱自己的肚子。
  野山羊和火鸡也是一对互相帮助的好朋友,牠们在一起时,机警的火鸡常用牠那高八度的叫声,提醒野山羊有危险人物靠近;冬天大雪封山之际,野山羊以蹄子刨开积雪找寻食物时,火鸡也能趁此填饱肚子。
  生长在浅海中有一种叫隐鱼的小鱼,牠们没有自我保护的能力,在遇到危险、无处藏身时,总是钻到海参的内脏里,如此一来,隐鱼得到了保护,海参也从隐鱼的排泄物获得养分。
  和人类一样,动物们在得知同伴去逝时,也会悲伤,并且为牠们举行葬礼。
  《人间福报》的「奇人妙事」曾刊载,非洲有一种獾,当牠们发现死亡的同类时,会想尽办法召来同伴,将死去的獾拖到附近的河流中,然後一起肃立河岸,望着河水悲伤的哀鸣不止。澳洲草原上有一种野羊,在看到另一只野羊死时,也会悲伤地哀鸣,并用头上的角用力地撞击树干,以表示牠们对同伴的哀悼。
  西伯利亚的灰鹤则保持着奇特的葬礼仪式,牠们在首领的带领下,哀戚地站在死者面前鸣叫着,当首领突然一声拔尖的长鸣後,众鹤便一个个噤口低头开始默哀,直到首领发出结束的叫声为止。南美洲的亚马逊河边的平原上,娇小玲珑的文鸟,为同伴举行的葬礼充满了美感,牠们会各自飞到林中找寻绿叶、浆果和花瓣撒在同伴身上,表示对同伴的送别。
  动物和人类一直维持紧密的关系,早期驯养动物偏重实用意义,如当交通工具、看家、使役和负重等,现在人类和动物则发展为相互牵连、作伴的关系。亲人性的动物常常以牠们的同理心、接纳、陪伴和无条件的爱,滋润人心。《狗狗知道你要回家》里记载,美国费城曾进行一项研究,发现心脏病患、高血压、忧郁症的患者,经医生建议,饲养猫狗之後病情改善许多。在「宠物疗法」计画中,也让宠物前往医院、收容所、老人之家,拜访住在那里的人,据说效果非常好,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帮助。
  大陆知名作家余秋雨在《山居笔记》一书中提到,在云南昆明的翠湖公园,流传一则「海鸥老人」的感人故事。每年都有一批海鸥远从西伯利亚飞来翠湖公园过冬,刚从化工厂退休的吴庆恒先生,只要海鸥一到,总会风雨无阻地到公园喂牠们吃东西。吴庆恒喂食海鸥的身影,和海鸥一样成了翠湖公园的一景,当地人都称吴庆恒为「海鸥老人」。
  如此过了十一年,後来海鸥老人去世了,一群与老人结识的朋友,为老人在翠湖边发起一个签名告别式。当他们把一张放大成二十四寸、老人喂海鸥的照片,放在他生前喂食海鸥的地方时,人们惊奇地发现,海鸥马上在老人的遗像前,排成整齐的队伍,还不时有其他的海鸥飞来,定格在空中,凝视着老人的遗照。仪式结束,朋友们欲收起老人的照片,原本排列整齐的海鸥突然噪动起来,「鸥!鸥!」的叫声不绝於耳,彷佛在呼唤着老人。
  动物有佛心,能与人感应道交。在《佛祖历代通载》卷十二中记载,唐朝法融禅师十九岁学通经史,後来放弃追求儒学,落发隐居在牛头山幽栖寺。禅师精进用功,修行有成,林中百鸟有灵,衔花供养禅师,而有了「百鸟衔花」的美谈。
  「虎溪三啸」的典故,也是动物佛心的最佳实例。慧远大师定居庐山东林寺时,发愿三十年不踏出山门一步,送客若超过虎溪,山中老虎会发出吼叫声。有一回,陶渊明、陆静修来访大师,三人相谈契机,不觉超过虎溪,直至吼声传来,慧远才警觉,三人相视而笑。  3.聪明伶巧——  动物有牠们独有的感觉、行为能力和沟通方式,较高等的动物更具备喜怒哀乐的感情,会思想、会学习,牠们「动脑筋」之後所表现出的行为,常令人莞尔并叹为观止。
  一九七三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劳伦兹(Konrad Lorenz),是动物行为研究的先驱。他在《所罗门王的指环》里生动报导动物的许多不同习性和行为模式。他认为许多动物喜欢恶作剧的程度和调皮捣蛋的能力,是和智力成正比的。
  他描写小鱼儿回家睡觉的过程极为有趣,鱼爸爸、鱼妈妈赶孩子回巢睡觉的方法是:将幼鱼含进嘴里带回家,从嘴里吐出的幼鱼,其气囊会自动紧缩,身体变得比水重,而乖乖地沈到洞底睡觉。有一次,一只宝石鱼爸爸在追赶贪玩的孩子途中,一面偷空进食,当牠正咀嚼半截抢到的蚯蚓时,发现尚有一条幼鱼在外面游来游去,牠赶过去,一口将幼鱼吞进已塞满食物的嘴里。此时鱼爸爸嘴里有两样东西:一样要进胃,一样要进巢,怎麽办


  牠跟人一样,先把一切行动停顿下来,呆了几秒钟,绞尽脑汁,想出了办法:先把嘴里的食物吐出来,再将幼鱼吐出来,经过「变重」的反射作用,鱼宝宝乖乖地沈到水底。然後,鱼爸爸一边监视躺在水底的孩子,一边不慌不忙的把蚯蚓吃掉,吃饱後再把小孩吸进嘴里,带回家交给鱼妈妈。
  白居易称赞鹦鹉「耳聪心慧舌端巧,鸟语人言无不通」,不过,一般而言,鸟类没有发达的大脑,鹦鹉和其他鸟类的说话,仅是一种反射的仿傚行为,是没有任何意义的。但是美国帕杜大学女心理学家爱伦?皮普伯格却提出一个新观点,她经过实验,发现鸟经由学习,也能理解语词的含义,进而对人们提出要求。
  劳伦兹也提过他曾饲养一只非常聪明、顽皮的鹦鹉,这只鹦鹉趁着他父亲在阳台睡午觉时,咬下他身上所有的扣子,并且整整齐齐的排在地上:袖子的扣子做一堆,背心的扣子一堆、裤子的扣子一堆;丝毫没错。这只鹦鹉另一个把戏是:牠喜欢咬住一团毛线的线头,然後冲向天空,把整团毛线打开,再绕着树规则的打转,将整棵树都缠上鲜艳的毛线。
  还有,劳伦兹养的穴乌,能认出人的嘴巴也是摄取食物的入口 …喜爱主人,所以常将自己嚼碎的食物,固执的塞进主人的嘴里,如果主人不肯张嘴,牠便将食物往他的耳朵里塞。
  此外,《蒲公英的记忆》里也提到,在美国南威尔斯地区,当地的居民会在某些通道上,平放用钢管或钢条排成的栅栏,这种「挡畜沟栅」,可以让有轮子的交通工具和行人通过,有蹄的动物如牛、羊则会因站不稳而不敢闯过去。但是这种挡畜的设计竟被一只羊破解了!这只羊走到钢栅前,观察一阵子,就躺下来然後滚过去,到了「对岸」再站起来跑走,其他的羊也依样画葫芦,於是这些钢栅就失去阻挡动物的作用了。
  人类以饵钓鱼,苍鹭也学会这个伎俩,有人看到牠们在垃圾堆里找面包块,再带到「钓鱼区」把面包丢到水面,然後坐在旁边静静等待,等鱼儿来吃面包,牠就把鱼抓起来吃掉。
  动物为了保护幼儿,也会情急智生。在草地筑巢的千鸟,常是狐狸猎食的对象,当狐狸靠近时,为了雏鸟的安全,母鸟只好把自己当诱饵,匆忙跑向狐狸,再模仿田鼠的动作,躲躲闪闪穿过草丛,引诱狐狸跟着牠走,等狐狸走远了,才绕远路飞回来。  着名的黑猩猩研究者珍?古德发现,在乾旱季节,黑猩猩会用嚼烂的树叶,吸取树洞中的水来解渴。其他像鸟为了喝牛奶,能喙、爪并用,撬开牛奶瓶的封盖;马的神经系统发达,具备超强的记忆力和判断力,能凭记忆找到返回马厩的路,也会察觉判断骑在牠背上的人是勇敢笃定或畏惧不安,而表现出服从或不服从的态度。

相关文章

猜你喜欢

  • 初识佛法

  • 佛学课本

  • 佛光教科书

版权所有:准提咒感应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