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观禅修到底是什么?人类的知觉习惯在某方面是非常愚蠢的,我们忽略了99%实际接受到的感官刺激,并且将剩余的感官刺激加强,固化为个别的新手,然后我们再对那些线索做出习惯性的反应,例如在平静无声的夜里,你独自坐着,远方有一只狗在狂吠,这件事本身并无好坏可言,近近的海面传来波涛声,一开始倾听着悦耳的组曲,他们已经转变成神经系统内生气勃勃的电子传导所引发的神经刺激,这个过程应该被当作无常苦与无我的经验,我们人类忽略这个事实,还将那个直觉定性为一种心思,我们为它贴上标签,并陷入一段情节与概念的反应,又是那只狗总是在晚上叫,真讨厌,每天晚上他都让人不得安宁,应该有人想想办法才是,也许我应该报警,不应该找不够对,找动物收容所才对不也许,我应该写一封信去咒骂狗的主人不太麻烦了,我还是去拿耳塞好了.
这些都只是直觉上的心灵习惯,你从小就学习做这样的反应,你只是在复制身旁亲友的自觉习惯,这些直觉性的反应,并非生来就根植于神经系统的构造之类回路就在哪里,不过这并非心灵机制可以使用的唯一方式,以前学过的,可以不去想他,第一步是先了解你正在做的事,推到后面静静的看,快乐是苦恼的根源,就佛教而言,我们人类的生命观是正好颠倒的,我们把真正的苦因看成快乐,苦的原因是我们前面所说的癌症的病症,一种立即反应的直觉,它可能是任何东西,例如迷人的女郎,英俊的小伙,游艇,烤面包的香味,或者是休闲拖车的,无论是什么,我们接下来做的事,凭感觉对刺激作出反应。
例如我们忧虑,我们非常忧虑,忧虑本身就是问题,忧虑是一个过程,它有步骤,忧虑并非只是一种存在的状态,还是一种程序,你必须做的事,观看那个程序的开头,那些过程萌生的最初阶段忧虑的第一个环节是执着排斥反应,只要现象在心中越线,我们便在心理上尝试去捕捉他或推开他,那就开启了忧虑的一连串反应,所幸有一个名为内观禅修的工具,可以使整个机制瘫痪,内观禅修,教导我们如何清晰的审视自己的觉知过程,我们学习有一种不偏不倚的态度去观看思维与感受的升起,我们学习平静而清楚的看自己对于自己有何反应,我们看着自己的反应而不会陷入其中,思维的迷惑,本质会慢慢消失,我们仍然可以结婚,也还是可以走自己的路,不过我们不须因此沉沦跳脱,思维迷惑的本质,将产生一个全新的思想观点,它是一种完整的典范转移一种觉知机制的彻底改变,他跳脱迷惑,带来解脱的喜悦,因为这些利益佛教是这种观看的方式,为生命的证件。
经典将之称为如实观,你的心里有个我内观禅修是一套训练的程序,他能逐渐打开如食管的新视野,新的事实必定来自新的观点,其中的关键就是我仔细观察,我们就会发现,一切的认知都离不开我,我们将流动的思维感觉与感受定性为一种心灵架构,然后贴上我的标签,长此以往,我们谁认为它是静止的尸体,可以独存于其他一切事物之外,我们将自己抽离于宇宙永远的变化过程,然后再感叹自己是多么孤独,我们忽略自己与其他事物根深蒂固的关联性,坚持我的存在,然后再为人类的贪心与迟钝感到惊讶,这个循环不断的发生,每一个恶行,每一个世上残酷的案例,都直接源自这个独立存在的我的协警,打破概念的假象,如果你打破那个概念的假象,你的整个世界就会改变。
虽然如此,也别期望能在一夕之间绊倒,你花了一辈子在构建那个概念,过去那些年来,每一个思维语言与行为,都强化了你对他的信念,他不会立即消失,不过如果你付出足够的时间与注意力,他一定会改变内观禅修是挖掘那个概念的一种过程,只要持续观察他,你就能逐渐铲除他,我的概念是一种过程,它是日积月累形成的,借由内观,我们学习观看我们正在做什么?何时做以及如何做然后那个心态和愚钝与消失,就像白云飘过蔚蓝的晴空,我们将会置身于自己可以决定做或者不做的状态,但是当时的情况是否适合而定,强制性不见了,现在我们可以有所选择禅修可以使你更清醒的活,这些都是重要的动静,每一个都是对于人类存在这一根本议题的深刻体悟,他们不会快速出现,也不可能不劳而获,不过报酬是很大的,它们会导致生命的彻底转化,你存在的每一秒钟都将因此而改变,致力于此道的禅修者将达到至善的心态,那是一种对一切众生纯净的爱,以及苦的完全止息。
那个目标绝不算小,不过你也不要急于收获成果,因为利益将立即展开,并且日积月累的递增,它的功能是渐进的,打坐的次数越多,对存在的本质就了解得愈深刻,你花越多时间在禅修上当每一个冲动与动机,思维与感情在内心升起时,你静下来观察他们的能力就越强,你在解脱上的进步,可以根据坐垫上的时间来衡量,当你觉得已经足够时,随时可以终止禅修的过程,除了你自己对洞见生命真实本质的渴望之外,其中并无任何强制性的规定,也是为了提升自己以及他人的存在而禅修,内观禅修立足于经验而非理论,在禅修的过程中,你敏于觉察实际的生活经验,如实觉知事物的本质,你并非坐着发展关于生活的崇高理想,你只是清楚的活着,内观禅修就只是学习好好活着,再也没有比这个更高远的目标。
版权所有:准提咒感应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