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从哪里来的?从苦行里头来的,所以佛提倡苦行。这个经里面,大迦叶代表苦行,那是大富长者出身;释迦牟尼佛一生修苦行,王子出身。保持清净心、平等心,永远不会失掉,这是福报。在经论里面佛告诉我们,这世间福报,财富、地位这些都是从布施来的,财布施得财富,法布施得聪明智慧,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。出家人用什么布施?过去托钵,三衣一钵,一文钱也没有,用内财布施。
第一个苦行「住阿兰若」,阿兰若是寂静处,不一定是什么地方,大概住的地方距离人家,像山上农村,我们中国讲三里之外。也不能住得太远,太远托钵不方便,他每天吃饭要出去托钵,所以佛订的标准是三里,托钵方便。第二苦行「常行乞食」,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释迦牟尼佛一生过这种生活,乞食。第三「次第乞」,这个避免我们起贪心,避免跟斋主生感情。所以今天到这家去乞,明天就不能到他家,一家一家次第乞,轮流再回来,不可以专门在一家。他们的早课,早晨上午的课就是托钵,因为吃饭一定要在中午之前,日中之前,日中过后就不能吃了。我们中国人叫过午,佛法叫过中,不是过午。午,在现在我们讲,十一点到一点都是午时。过中,那就是十二点,过了十二点就不能吃。所以它有规矩的。「日中一食」。
第五「节量食」,不能吃得太饱,太饱人昏沉;吃的量太少的话,容易掉举,心发慌。我们中国古人也讲,吃东西七分饱就够了,非常好,不能吃得太饱,节量。第六「过中不饮浆」,中是中午,午时,正午时,超过就不饮浆。第七「着粪扫衣」
。穿的衣服从哪里来的?古时候得一餐饭比较容易,得一件衣很难,为什么?布是人工织的,一个人一天能织多少布?所以得衣就非常困难。 「但三衣」。我们知道,印度是在热带,他们只有一季,没有春秋冬,都是夏天,但是每一年有个雨季,雨季出去托钵就不方便。所以雨季这三个月佛就定为夏安居,出家人不出去,而由居士他们送供养来,一年有三个月的时间,这三个月是佛家的进修教育。第九「冢间坐」,他们常常喜欢坐在坟墓当中(坟墓的旁边),提醒自己,知道一切是无常的,让自己真正能放得下,不要留恋这个世间。第十「树下宿」,夜晚休息,在树下盘腿打坐,佛规定休息的时间是一时。第十一「露地坐」,坐在地上,顶多去找一点草把地铺一下,这个可以的,用草铺地。第十二「但坐不卧」,出家人从来不会躺下来睡觉的,僧团的规矩。躺下来睡觉是他生病了,那一看就晓得,没有生病一定是坐不卧。这十二种苦行。以斯苦行,扫除尘累,澄净身心,这就是万缘放下,提起正念,正念就是一句佛号,除一句佛号之外统统要放下,那个效果不可思议。为什么?心里头只有一句佛号,其他都没有了,这就是世尊常讲的「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」。清净心生智慧,清净心就是禅定,就是福慧双修。世尊灭度之后留下两句话,「以戒为师,以苦为师」,迦叶做了最好的榜样,这两句话他百分之百的做到,以戒为师,以苦为师。
版权所有:准提咒感应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