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话前你是话的主人,说话后你是话的仆人。
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管住自己的嘴巴。一是管住自己的吃喝,再一个是管住自己别乱说话
。佛家讲:我们的嘴巴一天到晚爱说话,这个说话是口业。在所有的罪恶中,最易犯、最常犯而且害人最惨的就是口业。所以,多说话不如少说话,少说话不如实修。说话前你是话的主人,说话后你是话的仆人。话未出口由你控制,话已出口不由你控制。每句话都是一个因地,因地已种下种子,就等着接受果报了。好话有好报,恶话有恶报。所以做话的主人时要明了,好好掌控,做话的仆人时,更应明了,因为这时自己已经处于被动。
南北朝梁开国君主梁武帝萧衍是一个尊崇佛教的皇帝,曾经三次舍身为佛。有一次,好不容易请到了菩提达摩。他恭敬地问: 什么是圣谛第一义? 菩提达摩说: 不知道!
梁武帝不相信自己的耳朵,这一个看来像得道高僧的人,竟然坦荡荡地告诉他 不知道 。他又请教了一次。菩提达摩说: 空,廓然无圣!
什么?你竟敢告诉我根本没有什么神圣的教诲。梁武帝有点不高兴了。
第二天,他问自己最尊敬的志公禅师。志公禅师说: 唉呀,他才真是个高人! 梁武帝虽然不明白意思,仍派人去追菩提达摩回来。但菩提达摩早已经乘一苇渡江,到魏国去了。
早在菩提达摩之前,禅宗已经在迦叶的微笑、佛陀的授花典礼中,深深扎了根,种子破了壳,发了芽。当释迦牟尼在应该开口讲话时不讲话,只是拈花微笑。世尊为什么不说话?到底发生了什么事?佛陀的大弟子、二弟子,一切资深弟子都不知如何是好,他们只将怀疑的神色藏在眼睛里。这时候,只有迦叶一个人在微笑。
迦叶,一个在如银河般浩瀚的佛经中从未曾发一言的人笑了。只有他敢笑,佛陀却把花传给了他。一个无声的讯息,一个神秘的音波,只有他接收到了。
话不在多,少说为佳。有时无声胜有声,多说话不如少说话。人常常犯一个毛病,说了许多,但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。或者话一到,就从嘴巴出来,让所有的话语都消失在大气层里。有的话说了制造自己的烦恼,有的话说了让别人烦恼。
中国有很多熟语,比如 沉默是金 、 少说为佳 、 乌龟有肉在肚里 、 半罐水响丁当 等,这些熟语中潜藏着十分高深的处世哲学。 沉默是金 强调了不说话的重要性,说明不说话的人招人喜欢。 少说为佳 强调了少说话对自己的好处,起码不至于招惹麻烦。 乌龟有肉在肚里 是对不爱说话的人的学识和本事的肯定,喜欢说话的人则被当成了只会说不会做的没有涵养的人。 半罐水响丁当 更是对那些爱说话的人的严厉批判,你若多嘴,就多半是个本事不大的人了。
中国还有一些熟语则对那些多嘴者进行了告诫,比如 言多必失 这个熟语就是。这是实在话,一个不说话的人恐怕不会在说话中惹麻烦上身,也不容易暴露自己的不足。而那些喜欢说话的人,既容易得罪人,惹祸上身,又容易引起别人注意而暴露自己的缺点。
俗话说: 祸自口出。 过多的言辞必然会在不经意间触及到某些人的痛处,而给自己带来意料不到的麻烦。三国时期的杨修,可谓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了。用 才高八斗,学富五车 来形容杨修的才学是绝不为过的。但恃才傲物的结局是讲出了曹操心中的秘密而死于非命。杨修的 祸 的根源便在其口,面对他的遭遇,我们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?杨修所表现的究竟是一种智慧抑或是一种顽痴?
人人有发表言论的自由。但是,并不是人人有必须听你发表言论的义务。这一点,我们很容易忘记。自古以来,人们争的都是说话的自由。难道就没有不说话的自由吗?
人生一世,病从口入,祸自口出。有事无事,无话最好。无话即福啊。
版权所有:准提咒感应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