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业是成就事业,事业是证明道业。有多大的道业就会有多大的事业,没有事业就证明没有道业。经典里面说到诸位菩萨在佛前发心:“末法众生有三分发心,我等菩萨有七分拥护。”说明我们有三分的道业就成功七分的事业。如果我们一分道业都没有了,那么道业和事业都是零了。
我们生死凡夫是追求事业,不追求道业。追求道业的人,纵是一件小事也能做大。没有道业的人,大事业交给他管,最后也垮了。
那么道业的概念是什么呢?道业是以人为本。意思说,做事业目的是要造福人类,那就叫做道业。如果做事业为了自己的享受,连员工的工资都不愿意发,发财了用钱去赌博,去随便浪费,那不是道业。所以有的人很快的成功,又很快失败了,那种人以享受立事业,不是以道业立事业。以道业立事业的人自然以人为本,做事业造福人类,这样事业才越做越大。
道业与道德。道就是人的修养,有一分修养就会有事业的一分成功,有十分修养就会有事业的十分成功。何为德?德就是为天下想,为人类想;德就是为平安而努力,为平安而付出,为造福人类而付出,不是为享受而付出,这就是德。没有德的人就是得多少就浪费多少,宁可浪费就是不愿造福人类。
道场:道就是道德,场就是场所,道德场所简称道场。我们佛教叫做寺庙,很多人没有理解这个“寺”字。“寺”,如果再加一个单人旁(侍),就是服务一切。
所以道场本身的作用是什么呢?道场,是十方信仰的地方,不是某几个人信仰的地方。如果是某几个人信仰的地方那就叫做家庙,如果是十方信仰的场所就叫做十方寺庙。信仰什么呢?有一分修养就有一分成功,有十分修养就有十分成功,就是这样的信仰。如果只是某个人的信仰场所,大家也不要进去,为什么不要进去呢?影响人家嘛。如果是十方信仰的地方,十方都有权力和条件进来接受信仰,学习修行的道路,然后回家完善修行之道。来寺庙就是来学习修行的道理,来落实修行的方案,然后回家实践完善修行的道路。
到寺庙来学什么?来接受佛陀慈悲的教育,来接受佛陀觉悟的教育,来接受佛陀智慧的教育。人有觉悟了就成功了,人有智慧了就没有障碍了,人有慈悲了就能走遍天下了。我们走不出去,原因是没有慈悲;做事不成功,是因为没有觉悟;方方面有障碍,原因是没有智慧。现在大家知道来寺庙的作用了吗?
佛陀说:“一切众生都有佛性。”那说明我们每一个生命都具备慈悲的根,都具备觉悟之根,都具备智慧之根。那我们为什么又有这么大的障碍呢?正因为我们被业障埋没了,所以没有得到发挥。当我们来到寺庙以后,得到觉悟的法师启蒙和佛的法化,为我们拔除一切业障根本,我们断一切恶修一切善,把心灵的灰尘统统扫光,那我们也会像一面镜子一样,可以遍照十方。镜子被灰尘蒙住了,就哪里也照不见了。
每一次法会都会有人问:“我有这么多的病,是业障吗?”这样问叫做无明之问,也叫做无知之问。如果你说你有病不是业障的果报,难道是功德的果报吗?有灾难,难道是功德的果报吗?应该是业障的果报吧!还要问是业障吗,这难道不是无知无明吗?无知的来到寺庙就会得到启蒙,无明的来到寺庙就会得到点破,自然变成觉悟起来了。
有人说:“我们不可能有觉悟啊。”我想问,难道觉悟是佛的专利吗?我认为是一切众生共有的专利,只不过佛是我们一切众生觉悟的老师,我们是未觉悟的佛。当我们觉悟了,我们也就是佛了嘛。
未觉悟就怎么样呢?连造福自己的本领都没有,更谈不上造福人类。所以大家不要问:“我的业障重吗?”业障不重就不是众生了。但是大家不要悲观,我们每一个人未进学校接受教育之前,没有哪一个人有文化,但是进了学校,接受老师的教育以后,我们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文化了。
为什么人的文化有差别呢?那就是接受的差别,文化本身绝对没有差别。因为接受有差别,所以知识文化才有差别。如果接受都一样了,大家自然就一样了。
广东雷州高山寺2011年农历三月二十上午念佛七法会
版权所有:准提咒感应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