准提咒感应网

佛门弟子:七众

发布时间:2024-02-10 05:02:10作者:准提咒感应网

僧团的成员,从原始佛教、部派佛教到中国汉地佛教,都是指佛教“七众弟子”中受了比丘戒、比丘尼戒的出家男女。像出家的沙弥、沙弥尼;式叉摩尼,以及在家的优婆塞、优婆夷等信众,都不包括在僧团的范围内。但是,为了更好地了解现代佛教寺院的人事制度,特将佛教“七众弟子”作如下介绍:

佛门弟子:七众

佛教是有严密组织与纪律的宗教团体。此团体可分为在家与出家两大部分,他们依照所受戒律宽严不同和男女区别,被分成七种类型,称为七众:优婆塞、优婆夷,沙弥、沙弥尼,式叉摩尼,比丘、比丘尼。其中,在家的优婆塞、优婆夷和出家的比丘、比丘尼称为四众。现将佛门七众弟子介绍如下:

优婆塞

意译为信士,也称居士,指在家学佛的男性佛教徒。要成为优婆塞的基本条件是受持“三皈”,就是皈依佛、归依法、皈依僧。皈依是投靠的意思,即以自己的身心性命投靠于佛法僧,依佛法僧的教导行持?受持三皈,要经过一定的仪式,即请一位法师依照《三皈仪轨》为自己说明“三皈”的意义,自己表示从此以后,将一生投归于佛的道德品质,投归于趣向涅盘的方法,投归于佛所教导的大菩萨、大阿罗汉等。与受三饭的同时或若干时以后,可以进而从师受五戒,成为五戒优婆塞。随着自己修学的进步,可以进而从师受菩萨戒,成为菩萨戒优婆塞。

优婆夷

意译为信女,也称女居士,指在家学佛的女性佛教徒。要成为优婆夷、五戒优婆夷及菩萨戒优婆夷,其基本条件和方法步骤与在家学佛的男性佛教徒相同。

沙弥

意译为“勤策”,是接受大比丘僧勤加策励的意思,又译为“求寂”,是求取涅盘之道与圆寂之果沟意思。指已出家但尚未受比丘具足戒的男性佛教徒。

在佛陀初期的僧团中是没有沙弥的,佛陀的亲生子罗睺罗随佛出家后,开始有了沙弥。沙弥进入僧团,是为佛教的人才增添新生力量的后起之计,所以沙弥以儿童为主。

沙弥共分三个等位:七岁至十三岁,能为僧团的晒食场做驱逐鸟雀、乌鸦等工作,称为驱乌沙弥;十四岁至十九岁,年龄适中,能顺应沙弥行法而作,称为应法沙弥;二十岁至七十岁,因故不能成为比丘的沙弥,称为名字沙弥。沙弥还分两种类别:剃发染衣未受沙弥十戒的,称为形同沙弥;剃发染衣已受沙弥十戒的,称为法同沙弥。

沙弥尼

意译为“勤策女”,是接受比丘尼勤加策励的意思;又译为“求寂女”,是求取涅盘之道与圆寂之果的意思。指己出家但尚未受比丘尼具足戒的女性佛教徒。

式叉摩尼

意译为“正学女”,指出家后年满十八岁未受过比丘尼具足戒、原先结过婚的沙弥尼。式叉摩尼是沙弥尼与比丘尼之间的必经过程。在受比丘尼具足戒之前,并不知道这位沙弥尼是否有孕。为了防止比丘尼生下孩子,招致俗人的讥谤,佛陀便为女子出家增加了式叉摩尼的阶段。

式叉摩尼阶段为期两年,一则促使其习惯出家生活,二则观察其是否怀孕

。若已怀孕,这两年使用于生育,两年之后,幼儿离开,此女就可受比丘尼戒了。

比丘

意译为“乞士”,上从如来乞求佛法而养育法身的慧命,下向俗人乞求衣食以存活色身的生命。另外尚有“怖魔”、“破恶”、“净命”、“净持戒”等意思。比丘的同音异译,还有“比邱”、“煏当”、“必当”等数种。佛陀的七众弟子,是以比丘为上首,净饭王派去陪伴太子修行的五个侍从,就是最早得度的五比丘。

在各部律中,有很多种比丘,《四分律》有八种比丘:1.名字比丘,2.相似比丘,3,自称比丘,4、善来比丘,5.乞求比丘,6.助割截衣比丘,7。破结使比丘,8,受大戒的四羯磨、如法成就得处所比丘。其中,4、7、8三种属于加法比丘。现在所说的如法比丘,是指出家后受过具足戒的男性佛教徒。

比立尼

意译为“乞士女”,在同音异译方面,也另有“比邱尼”、“煏刍尼”、“必刍尼”等数种。佛陀的七众弟子中,比丘尼仅在比丘之次,是佛教徒中两支主力之一。佛陀的姨母大爱道,是最早也是最有名的比丘尼。现在所说的比丘尼,是指出家后受过具足戒的女性佛教徒。

佛教僧人在寺院修行中形成了一个群体,即佛教僧团,梵语称为僧伽。其来源是:释迦牟尼在鹿野苑初转法轮,教化了耶舍等五位比丘,这就是最早的佛教僧团。

相关文章

猜你喜欢

  • 初识佛法

  • 佛学课本

  • 佛光教科书

版权所有:准提咒感应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