准提咒感应网

六祖落叶归根处:国恩寺

发布时间:2024-03-19 05:02:33作者:准提咒感应网
六祖落叶归根处:国恩寺 六祖落叶归根处:国恩寺

国恩寺,原名报恩寺,又名龙山寺,始建于唐弘道元年(683年),是中国禅宗创始人六祖惠能弘法的道场和圆寂之所,还是《六祖法宝坛经》的辑录地。唐神龙三年(707年),唐中宗李显将其赐名为“国恩寺”,女皇武则天亲手书写“敕赐国恩寺”。国恩寺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,与六祖惠能剃发出家的道场广州光孝寺,弘法30余年的韶州南华寺鼎足而立,并称为禅宗三大祖庭,被誉为“岭南第一禅宗圣域”。

国恩寺依山而筑,次第增高。规模宏大,布局严整,总建筑面积1.6万多平方米,园林用地面积120亩。具有传统的寺院建筑艺术和独特的岭南风格。寺内建筑雕梁画栋、古朴典雅,佛像形态各异,造艺精湛。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六祖殿连成主轴,地藏王殿、达摩殿、文殊普贤殿、大势智殿、钟楼、方丈室、客堂、斋堂、沐身池、禅房、六祖纪念堂、录经室等分设于左右两翼;寺左侧有报恩塔、六祖惠能手植荔枝树、观音殿、罗汉堂、功德堂;寺右侧有六祖父母坟、净心亭、思乡亭、铭泉阁、龙山碑林。寺后有卓锡泉、浴身池等圣迹。

入寺前,牌坊左侧是一棵菩提树。在佛教中,菩提树有着特别的意义,佛祖释迦牟尼曾经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,因此菩提树有觉悟、智慧之意。第一地山门牌坊建于明万历年间,牌坊上镶嵌的“龙虎汇”陶塑为明代石湾瓷雕,其工艺精湛,形态逼真,是珍贵的文物。进入第一地牌坊后,来到天王殿,它是国恩寺的前殿,供奉四大天王和韦陀像。殿前两条明代石柱承托斗拱作架梁,斗拱及屋檐雕刻龙、凤、花草、卷云图案。门额上镶嵌着由武则天手书“敕赐国恩寺”,唐中宗李显赐名的“敕赐国恩寺”牌匾。文革期间期间,有工匠为了使匾额免受破坏,铲去敕封皇印,并用泥巴把字封上。天王殿内两侧为四大天王像,东面是多闻天王,广目天王,西面是增长天王,持国天王,个个身材高大,威武雄壮。佛教认为是他们分别镇守四方天下,保护佛法源远流长的,殿的正中,供奉的是弥勒佛像。该像满面慈祥笑容,神态可敬可亲,塑工十分精细。据传弥勒佛是布袋和尚转世,人们为其塑造纪念像,作弥勒佛供奉,弥勒佛的背面供奉的是护法天神韦驮像。

穿过天王殿,大雄宝殿的丹墀便矗立眼前,前立有五块龟驮汉白玉大碑石,每块都镌刻有碑文。正中一块刻的是唐武则天于万岁通天元年(696年)下给六祖惠能的圣旨,右边第一块刻的是唐代柳宗元撰写的《曹溪第六祖赐谥大鉴禅师碑》,第二块刻的是唐代王维撰写的《六祖能禅师碑》,左边第一块刻的是唐代刘禹锡撰写的《曹溪第六祖大鉴禅师第二碑》,第二块也是唐代刘禹锡撰写的《佛衣铭》碑文。

沿侧边台阶上,来到大龙雄大雄宝殿,大殿正中供奉着贴金的释迦牟尼佛像,左侧供奉消灾延寿药师佛像,右侧供奉阿弥陀佛像。两旁为二十罗汉,在中国汉传佛教的寺院里,大雄宝殿两边供奉的罗汉一般都是十六个或者十八个,为何这里却是二十个?相传惠能弟子法海和神会为保护被邪魔纵火焚烧的存于录经堂的《六祖法宝坛经》书稿而舍身扑火,被烧伤了,但保住了书稿,因而受到众弟子的崇敬,一致尊称他们为护法罗汉。并把他们的法相供奉在大雄宝殿两旁。故此,国恩寺比其它寺院供奉多了两个罗汉。在大雄宝殿门口两旁,有清朝新兴知事姚永宁所撰的同字异音楹联:“朝朝朝朝朝敬朝朝朝敬,齊齊齊齊齊戒齊齊齊戒”。细细品读对联,禅意十足

从大雄宝殿出来,穿过石阶长廊来到后殿——六祖殿。六祖惠能像端坐殿中,神态安详超脱。六祖殿供奉惠能金身袈裟坐像,与韶关南华寺、广州六榕寺的六祖像造型相同,乃由其来自天竺国的弟子、塑像家方辩所造,故形态逼真,如肉身菩萨。在六祖像的旁边,还供奉有黑面七祖的佛像。七祖的法号叫神会,是六祖的得力护法弟子,据传他为传播禅宗六祖思想作出了杰出的贡献,因而被唐德宗封为七祖。他的面部乌黑,相传是因为保护被邪魔纵火焚烧的《六祖法宝坛经》书稿而被烧黑的。六祖殿内原存有惠能的衣钵,用具及武则天,唐中宗赐给他的金钗,宫灯以及寺中珍贵文物净水钵、桃源石印、铜香炉、龙头案椅座等,可惜于“文革”时被毁。

六祖殿左侧是舍利殿,供奉七颗佛舍利子。这七粒舍利子是2006年在报恩塔西侧出土,经广东省考古研究所考古发掘定为唐代文物,极有可能是六祖惠能带回的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,可能是六祖从五祖处接法之“衣钵袈裟信物”中的信物。

舍利殿旁边是六祖纪念堂,殿内正中供奉高两米的汉白玉雕塑六祖惠能坐像,神龛上悬挂着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题写的“六祖纪念堂”横额匾,四周墙上挂着由文化部研究员、知名画家劳崇聘绘画的十二幅六祖历史故事壁画,殿的大门上方挂着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生前题写的“六祖纪念堂”红木匾额。

纪念堂的正面是报恩塔,它位于国恩寺的左侧,是唐太极元年(712年)六祖惠能在宝林寺弘法时命门人回新兴历时一年所建。报恩塔之名取六祖的“报四恩”(父母恩、国家恩、众生恩、师长恩)之意。此后,报恩塔先后多次崩塌、修复。明代著名理学家陈献章正统年间(1436-1449年)来国恩寺游览,曾写下《龙山吟》六首,留有“寺旁老塔依然在,却到乾坤种种无”的诗句。至清代古塔完全崩毁,仅存塔基、塔砖。1990年9月,数度崩毁的报恩塔得以在原址上重建,恢复昔日风采。整座塔呈八角形,高达28.88米,七层结构,呈八角形。塔门匾额“报恩塔”三个大字为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手书。塔身镶嵌有释迦牟尼佛弟子初祖迦叶至二十八代祖师达摩的28尊石刻像,每层还立有手印各异的汉白玉佛一尊。

在国恩寺左上方,有一株葱郁繁茂的千年古树,据传是六祖惠能于712年回故居时亲手所植。历代以来,此树几经枯萎,后又萌发新枝。最令人惊奇的是,这棵老荔枝树从来不生虫,清代举人陈在谦也曾赋诗《六祖手植荔枝》,“吾师手所植,树老虫不蠹”。古荔至今仍然每年开花结果。据说这株古树颇有灵性,“文革”期间,曾遭坏人将柴草放入树根中的树洞,想要烧死它。现树的空心中仍可看到用火烧过的黑色痕迹。1979年改革开放后,佛荔却如凤凰涅粲般在复发新芽,茁壮挺拔,枝繁叶茂,并有结果。1988年,经省林业厅和省绿化委员会鉴定,古荔被列为全省最长寿的18棵古树之一,是全省最长寿的果树之一,因而被称为“佛荔”、“佛树”。

寺的背后20米处有“卓锡泉”井一口,据传是六祖惠能由曹溪回故居时,遇天大旱,乡民与僧众用水困难,因而六祖以锡杖卓地而至泉涌,故名“卓锡泉”。泉水甘甜清凉,不管天旱水涝,不管用水多少,此井水位依然,从不干涸。

寺的右侧,有“六祖浴身池”,据说此处原本无水,六祖回到国恩寺后,忽然从石池上边缘处一个小孔中不断地流出泉水来,滴入石池中,到晚上刚好滴满一池,六祖晚上即在此乘凉洗澡,奇怪的是,六祖浴罢,水即自动从底部之水槽排出,然后上孔又继续滴入清水,日日如是。

国恩寺的右侧,有六祖父母坟,相传在唐贞观年间,一位风水大师寻龙穴来到新州,受到惠能母子的热情接待,惠能不仅把床让给大师睡,而且还在半夜里爬进床底把床凳垫稳,避免摇动,让大师睡好觉,惠能的真情令大师十分感动,于是把寻得的一穴能出万代香火的穴位赠给他母子以安葬先人。惠能学佛得道成为禅宗第六代祖师,将父母合葬于此穴,当地人称此坟为“六祖父母坟”,该墓“文化大革命”时期被毁,20世纪80年代重建。

自唐至今,国恩寺一直被佛教界视为岭南第一圣域,素有“南宗福地,东粤名山”之誉(明末状元黄士俊联句),新兴龙山号称“佛地”,它与六祖惠能大师祝发道场广州光孝寺、弘法布禅伽蓝韶关曲江南华寺并称为禅宗三大祖庭。国恩寺唐宋时期,香火鼎盛,僧众甚多,来寺朝拜者络绎不绝,曾有寺田达1800多亩,成为岭南一大丛林。

相关文章

猜你喜欢

  • 初识佛法

  • 佛学课本

  • 佛光教科书

版权所有:准提咒感应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