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净下界法师---1994年讲于义德寺
庚二、修果 分二:辛一、乘标;辛二、别释
我们看庚二的“修果”。前面是观照力的因,这个地方是讲果。这个地方有标跟释。
辛一、乘标
先看总标。
如是五修,令诸菩萨成办五果。
透过五种修行,使令菩萨成就五种的功德
。辛二、别释
我们看这五种功德。
谓念念中,销融一切粗重依止;离种种相,得法苑乐;能正了知周遍无量无分限相,大法光明;顺清净分,无所分别,无相现行;为令法身圆满成办,能正摄受后后胜因。
这五种功德,古德是把它分判成三德:第一个是解脱德,就是第一和第二是解脱德;第三和第四是成就般若德;第五个是成就法身德。
先看第一个,“销融一切粗重依止”。透过大乘止观的修行,我们就慢慢能够销解融散这一切的“粗重依止”。这个“依止”是指阿赖耶识。阿赖耶识当中有很多烦恼的种子,这个烦恼种子叫作“粗重”,因为它违背轻安精妙的体性。也就是说,无始劫来,本来你这个人个性贪欲很重,或者说你的瞋心很重,但是你不断地止息妄想,然后用空观来观察这个内心,是觅心了不可得。穿透无明,慢慢你发觉,欸,你烦恼淡薄了。过去遇到人事的境界你会起很多的贪瞋的烦恼,这个时候你淡薄了,就是烦恼的功能淡薄了。一个人的烦恼淡了(缘缺不生的不算,就是没有因缘刺激不算),就是你内心当中从观照而产生一种对治,使令烦恼淡薄,这表示什么意思?表示你这个三恶道的业力也慢慢消失掉。所以,这个惑业苦是互相牵动,说是“罪从心起将心忏,心若灭时罪亦亡”。因为三恶道的果报是有为法,有为法一定要仗缘而生,一定要有因缘;没有烦恼的滋润,这个业不能得果报的。所以你的烦恼淡薄,就表示你来生的三恶道的果报也消失掉了。所以真正的消业障,修止观才消业障,是从根源下手,“销融一切粗重依止”。当然这个是约着灭恶来说。
版权所有:准提咒感应网